這張主機板不是什麼新產品,說起來,其實也上市一年了。最近因為AMD推出Zen 3架構的APU,我覺得搭配這張主機板做測試,是非常理想的選擇,所以,既然之前沒分享過照片,就貼一下圖,也算是幫自己記錄一下,有玩過哪些主機板。

看照片之前,有幾個重點要再碎念一下,如果你對AMD的晶片組很熟了,這一段請直接跳過,可以往下看照片了。規格不熟的朋友要注意,AMD B550晶片,沒有提供PCIe Gen 4.0,所以這張主機板,沒有「自帶」PCIe Gen 4.0頻寬給你用,它必須靠CPU來提供,也就是說,如果你很在意顯示卡一定要跑PCIe Gen 4.0,或者你的M.2 SSD是PCIe Gen 4.0的M.2 SSD,那麼,請買有支援PCIe Gen 4.0的CPU,例如3000系列的CPU或5000系列的CPU,至於那個有帶內顯的APU,不好意思,它可能沒辦法滿足你,因為有帶內顯的APU,目前還是只支援PCIe Gen 3.0,如果你的主機板是AMD B550晶片,然後你又買那個有帶內顯的APU來用,那PCIe Gen 4.0就掰了。
大叔的碎念結束了,以下按照慣例,看圖說故事。
華碩ROG STRIX B550-I GAMING是一張MiniITX的主機板,MiniITX的規格,長、寬剛好都是傳說中的17公分,面積有限的情況下,自然無法像ATX大板那樣,什麼都加上去、什麼都支援。

因為是MiniITX小板,背後的IO比較精簡,針對APU的部分有支援DP和HDMI輸出、然後有五個USB(其中一個是Type-C)、一個有線網路、內建無線網路與藍牙、以及音效接孔。那個黑色的小按鈕,它叫做「BIOS Flashback按鈕」,它不是Clear CMOS。

一個8pin的12V電源,外面有包金屬,官方稱為ProCool II電源接頭,宣稱可以與電供的電源線緊密接合,以降低阻抗並提升散熱效能。

主機板上面有三個風扇接頭,一次排開全都放在這邊;其中,那個顏色跟別人不一樣的是CPU Fan,印象中,它如果沒有連接任何風扇,開機的時候會提示你風扇有問題。

風扇旁邊有二個RGB接頭,三針的是5V可定址,4針是傳統12V不可定址。RGB接頭的位置,我個人覺得擺在這兒很理想,之前曾經提過,如果想裝RGB的AIO水冷散熱器,RGB接頭靠近CPU腳座,安裝上會比教方便。

主機板的24pin電源,這個就沒有包金屬了。

在24pin電源的旁邊,有10針(一個空pin)和4針的針腳各一組,他們是用來接機殼面板的,10針就是接Power LED、HDD LED、Reset、Power,那4針則是接Speaker;話說這年頭,那4針真的還有人會拿去接 Speaker嗎?真好奇……。

二組USB 3.2可供擴充,金屬的那一個支援USB 3.2 Gen 2擴充模組,20針的那一個則支援USB 3.2 Gen 1。如果你不知道USB 3.2什麼Gen 1又什麼Gen 2的,那你一定要參考大叔之前PO的這一篇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healexwushere/posts/911812699177834
當時那篇PO文應該有說清楚了,提醒一下,PO文裡面有二張圖,點開後比較大張的圖是正確的,小張的圖是先PO的,有錯誤。

如果你還有SATA Device要用,這張小板有四個SATA接頭。

主機板正面的M.2 SSD插槽,有提供散熱片幫助散熱,散熱片正面有信仰Logo!這個M.2 SSD插槽的螺絲,也是預先鎖上的,非常方便。



有M.2 SSD接頭的這一小片高架的PCB,內建音效其實就擺在這兒,靠近音效接孔的部分還做了金屬屏蔽。


音效有Line in、Line out、Mic三個接孔(想接多聲道請參考使用手冊),至於音效那邊的那個Type-C,華碩稱之為「音效USB Type-C」(Audio USB Type-C),如果你不知道它是做什麼用的,餅哥的頻道曾經請華碩正妹PM做過簡單的介紹,傳送門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5E52-0abDk。

另外,三個音效接孔是有RGB的……一個R、一個G、一個B,官方稱之為LED音訊插孔,華碩的說法是,這可以讓使用者免於在黑暗中手忙腳亂……嗯……意思大概是說,三更半夜想偷偷起來看影片、又怕把家人吵起來,所以不敢開燈、而且要戴耳機,然後房間裡一片漆黑,萬一耳機插孔沒有插對……等一下影片一開……就把家人吵醒了。是,我說的就是三更半夜看Netflix追劇要注意,別把家人吵醒了。
※提醒您,耳機插中間。

雖然是小板,一樣有一個PCIe x16的插槽可以插顯卡,然後插槽外面有包金屬。

看一下VRM,這裡有個小重點可以看,就是散熱片上方有個小風扇幫忙散熱。如果你的CPU散熱器很大一隻,而且你想要裝雙風扇前面吹後面排,那要注意一下,後面排風的那個風扇,不要擋住VRM散熱片上方的那個小風扇。

最後來看一下主機板背面,這張小板背面沒有金屬護板,但是有一個M.2 SSD的插槽。


最後,在結束前一定要再看一下,在PCIe x16插槽的尾巴旁邊,靠近M.2 SSD插槽那邊,又是一個10針的針腳(一針空pin)、以及一個四針的針腳。10針那一組是USB,至於4針的,左邊那2針很重要,因為那2針是Clear CMOS!無論是CPU超過頭,還是記憶體超得太離譜了,總之,超到不開機的時候,你會需要那2針進行Clear CMOS。


個人觀點,我認為AMD B550晶片的主機板,是非常值得考慮的,進可攻退可守,彈性非常高,價格也相對較為友善。想要PCIe Gen 4.0的就買CPU,由CPU提供頻寬,若不在乎PCIe Gen 4.0,可以選CPU也可以選APU。
由於即將測試5700G,後續的測試將會搭配這張主機板進行,所以,上機測試之前,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些照片。這張主機板上市很久了,有興趣的朋友,也可以多參考媒體與其他網友的評測和分享。
以上報告完畢。
發表迴響